泉州湾畔将镶嵌一片连绵33.3平方公里的“美丽飘带”,从晋江大桥沿沿海大通道,经晋江大桥、晋东新区,直抵蚶江。
这条美丽飘带比较书面的名字是“滨海生态连绵带”,利用滨海资源优势,依托泉州湾畔独特风光,将满足大伙健身慢跑、骑行娱乐、观光亲海、体验泉州文化等各种休闲娱乐需求。
生态连绵带的构想,是泉州市委、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,也是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、“建设美丽中国,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”理念。
这个创新性的城市规划建设构想,即在泉州原有三大山脉、两大水系、海湾、山线绿道和北滨江公园“四区十园”等生态本体基础上,构建自然资源相互衔接、连绵成片的生态体系,打造城市的蓝绿空间格局,以“一环一湾十廊”的生态骨架支撑城市转型发展。而其中的一湾,就是指环泉州湾的晋江大桥至蚶江的生态连绵带,它将作为示范段,展示城市与河口湿地的相融相处,是未来泉州城市个性所在。
1.沿途景点如何串联
这片连绵33.3平方公里的示范段滨海公园生态体系,将依托山水田园绿道网成环,规划建设上跨、平交、下穿等10个主要连接点,连通海岸与城市,形成滨海绿道、滨水绿道、游憩绿道、通勤绿道等四类绿道系统。绿道网络串联景观节点,为保证可达性,将设5个“城市观景台”。
另外,将利用沿海大通道景观线串联各个公园节点,形成十里海湾、大道公园概念,在沿海大通道外侧林下引入慢行步道,配建富有泉州特色的人行天桥。
2.不同风光如何统筹
拟建的生态连绵带上,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等天然生态景观丰富。设计人员将把这些各成一体的资源统筹考虑,结合周边文化打造“文化线路”,形成一系列展现泉州文化特色的雕塑、构筑物、标志等。
同时规划了全长约13公里的滨海湿地带,作为观赏和亲近带,将恢复沿线海岸带生态系统,南北形成一条贯穿的生态游步道,更便捷地亲近自然、享受野趣、观赏红树林景观。
3.如何展现泉州风采
连绵带上将设置三个展示面。
江滨南路至仙石村沿岸的晋江大桥桥头展示面,凸显田园风光、景观门户;跨泉州湾第二体育中心展示面,西侧为晋江国际鞋纺城防涝及生态景观工程,东至沿海大通道,通过晋江二体馆、滞洪区、慢行系统、体育设施等,展示城市的体育形象;跨海大桥展示面,西至军垦农场,南至石狮大道,将是未来生态的门口,可欣赏湿地田园风光,体验多功能活动,比如文化科普、动植物保护与观赏、村落文化、农田观赏、田间野趣。
4.为何选这作为示范
泉州山水脉络清晰,清源山、洛阳江、晋江流域、九十九溪、百崎湖等山、水、林、湖等,汇聚于泉州湾河口湿地,把城市天然地划分出东海、晋东、城东、台商投资区、石狮等多组团形式。晋江大桥至蚶江示范生态连绵带,既是晋江生态连绵带的出口,又是泉州湾重要组成部分。今后,从海上一进入泉州湾,东海行政中心中轴线赫然在目,这条生态连绵带就像城市客厅的电视墙,展示城市生态个性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