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《城市蓝皮书No.11》发布会在京举行,会上公布了对中国大陆地区288座城市健康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结果,其中,泉州位居榜单第十!
与泉州一同跻身前十的城市包括:北京、珠海、上海、深圳、长沙、宁波、广州、杭州、南京。
除泉州外,排名位居前二十的福建省城市还有厦门和福州,分别排名第14和第17。泉州所处的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指数位居长三角、珠三角之后,排名全国城市群第三,超越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。报告称:“海西城市群虽然城市规模均较小,但健康环境指数居各城市群首位,在经济效益、公共文化、社会民生和城市管理等方面表现较为均衡。”
什么是健康城市?
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。其核心思想是希望通过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,在城市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运行的各个环节贯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,保障广大人民健康的生活和工作,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相处。
我国从2007年开始,在卫生城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,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,开始试点探索健康城市建设工作。2016年7月,经国务院同意,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了《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,并将其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抓手,深入推进。
本次城市健康发展综合指数评价对象为全国288座地级和地级以上的建制市(拉萨、昌都、山南、日喀则、林芝、吐鲁番、哈密、三沙和儋州9个地级市由于缺少相关系统数据暂未纳入评价范围),从健康经济、健康文化、健康社会、健康环境以及健康管理五项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健康发展状况。
泉州在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获高分评价
从榜单来看,泉州在健康社会和健康环境两个指标上获得高分,分别为73.51分和77.13分。在排名前30的城市中,泉州健康社会的得分仅次于北京,健康环境的得分仅次于厦门、广州和福州。从健康社会层面来看,泉州在提升基础教育、养老服务、社会保障、就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;在健康环境层面上,泉州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,环境质量优异、生态绿地面积大、绿化覆盖率高、资源有效利用,城市健康发展水平较高。
近年来,泉州不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,致力于补齐民生短板。去年中共泉州市委《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》中提出,要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到2020年泉州在社会事业重点领域主要指标达到或高于全省水平,发展目标如下:
——优质教育公平可及。各类教育资源总量扩大、质量提升、城乡均衡,教育各项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,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8%,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8%以上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7%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%,基本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更好教育的愿望。
——卫生健康便捷惠民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,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,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5.3张、执业(助理)医师数2.2人、注册护士数2.6人,城乡居民国民体质达标率90%以上,人均预期寿命78.29岁。“健康泉州”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,健康福祉更加公平惠及全民。
——养老服务多元供给。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融合发展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。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精神慰藉、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,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。
——民生基建扩容提质。城乡公共设施体系持续完善,堵、涝、污等得到有效治理,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8公里/平方公里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.1平方米,市县生活污水、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4%和98%以上,基本实现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,建成便捷舒适的宜居宜业环境。
榜单解读
从总体情况看,中部地区城市首次进入前十,超大、特大和大城市依然占优。健康指数排名前50位的城市中,有超大城市5座、特大城市4座、大城市21座、中等城市14座、小城市6座;北京、杭州、珠海、中山、丽水的健康发展指数分别居超大城市组、特大城市组、大城市组、中等城市组、小城市组首位。
从区域特征看,中部地区提升显著,东北地区居末位。2017年,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空间格局总体呈现以下特征:东部地区的城市健康发展总体占优,健康发展指数为47.96;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,健康发展指数分别为44.28和42.82,而东北地区居于末位,健康发展指数为41.29,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东北地区。
从省域角度看,中部地区省份健康发展指数上升幅度明显,东北地区健康发展水平未取得显著提升,辽宁和黑龙江分别下降7位和3位,尤其在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,东三省排名靠后。
从等级特征看,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出现梯度性差异。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在经济效率、社会保障、公共文化、教育水平、住房条件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行政等级相对较低的城市,但过多的要素集聚使得直辖市、副省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剧增,产生了环境质量下降、城市安全隐患增加等一系列不健康问题。
从7座超大城市看,北京市的健康发展指数最高,尤其是在公共文化、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远优于其他城市;上海的健康经济指数最高,广州市的健康环境指数最高,重庆的健康管理指数最高,这3座超大城市分别在经济效益、环境质量和城市管理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。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上海、北京、重庆、深圳、广州、天津和武汉。
最新评论